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一帶一路研究院會同敦煌畫院、李可染畫院共同發起主辦的“《回到敦煌》係列主題文化展覽”活動5月15日15:00在濟南榮寶京行藝術館(濟南市經十路11890號11層)啟動。展期至6月15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的講話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曆史遺存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值此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以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弘揚“莫高精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為宗旨的《回到敦煌》係列主題文化展覽將“再現敦煌藝術,致敬敦煌文化”。
敦煌藝術以其雄渾厚重的曆史底蘊、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美輪美奐的藝術形象對20世紀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當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共建“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係統展示敦煌藝術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敦煌古老、生動、豐富的藝術所體現的中外文明交融的智慧與經驗,深深地啟發了20世紀以來中西文化藝術交互探索的藝術家們,使之實現了自身藝術的蛻變與轉向。敦煌藝術所體現的中外文明交融的智慧與經驗,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民族化探索與現代性變革的高峰。
敦煌藝術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持續提升和民族文化自覺意識的增強,再次成為中國藝術探尋民族文化根脈的資源與坐標。當代藝術家從敦煌藝術豐富的民族寶庫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與動力。展覽學術主持、策展人林宏介紹,《回到敦煌》展覽第一部分“再現敦煌”采用泥本複製莫高窟3窟和榆林窟25窟,第二部分以曹暇、張明弘兩位藝術家臨摹、創作作品展示的形式“致敬經典”。旨在宣傳敦煌藝術在古代絲綢之路中所承載的文明交互作用,從而帶動對敦煌藝術在現代性轉化以及敦煌藝術在當代繼續創新性發展。


莫高窟3號窟泥本複製 局部圖
莫高窟3號窟泥本複製 千手觀音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示意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北壁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南壁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南壁局部圖
榆林窟25號窟泥本複製 南壁局部圖
當代藝術家臨摹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