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07 08:57:09

齊魯網9月7日訊昨日,全省基層體育總會規範化建設現場會在濟寧嘉祥召開。會議通報成績、觀摩典型、交流經驗、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體育總會規範化建設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省體育局副局長隋擁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近年來,全省基層體育總會建設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17市、150個縣(市、區,含高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847個鄉鎮(街道)、23570個行政村(社區)建立體育總會,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體育總會全覆蓋。各級體育總會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各級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據統計,目前全省共有各級體育社會組織5922個,其中省級體育社會組織82個,市級體育社會組織1917個,縣級體育社會組織3086個,鄉級體育社會組織860個。
隋擁軍在講話中首先充分肯定了各級體育部門推進基層體育總會建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他指出,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是全省上下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多年共同奮鬥的結果。我們要倍加珍惜,要在全覆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突出加強規範化建設,真正發揮好基層體育總會作用,推動全民健身在基層廣泛深入開展。

通過闡述加強基層體育總會建設對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健康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深遠意義,隋擁軍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問題導向,不斷提高加強對基層體育總會規範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從我省目前的情況來看,我省基層體育總會盡管實現了全覆蓋,但人員配備不到位,隻見牌子不見人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即使達到“五有”標準的62個縣(市、區),有的地方人員至今未到位,工作無從談起;絕大多數基層體育總會,規章製度不完善,規範化程度不高,作用發揮不好;鄉級體育社會組織隻有860個,數量太少,不能有效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絕大多數基層體育總會工作人員能力偏弱,政策性不強,還不能對體育社會組織提供有效的業務指導和服務監管。
以省市縣鄉體育總會實現全覆蓋為標誌,我省體育社會組織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隋擁軍要求,新時期必須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和全麵求強的工作要求,主動將體育總會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融入我省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堅持問題導向,以構建“大體育”格局和建設“六邊工程”為工作目標,以“規範建設、發展用好”為工作思路,把縣、鄉、村三級體育總會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促進體育總會自身建設和工作運行步入健康發展的新常態。同時,要切實發揮好各級體育總會的樞紐型社會組織作用,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體育社會組織的力量和作用,把全民健身工作開展到基層、落實到群眾身邊,在增強人民體質的同時,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社會治理方麵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隋擁軍強調,務實謀劃新時期全省基層體育總會工作,首先要狠抓基層體育總會規範化建設,促進基層體育總會提質升級。重點是堅持依法立會,加強基層體育總會的製度化建設;抓重點補短板,加強基層體育總會的標準化建設;培養骨幹人才隊伍,加強基層體育總會的專業化建設。其次要抓作用發揮,推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紮根到基層、紮根群眾。各級體育總會要主動做好全民健身的供給側改革,做好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基層供給、人群供給、節日供給、行業供給,提供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務產品,推動全民健身向農村和社區延伸,激發群眾健身熱情和體育消費需求,提高社會參與度和群眾獲得感,讓全民健身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進一步加快全民健身的生活化進程。第三要抓指導服務,推動體育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的重點在鎮街,難點在村居。下一步鄉級體育總會要切實按照 “1+2+N”發展模式進行健全完善,在成立老年人體育協會和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群眾健身需求成立若幹單項體育協會。同時,要將體育總會向村和社區延伸,在行政村和社區普遍成立體育總會,盡早實現村級體育總會全覆蓋,形成“村級體育總會+體育協會+健身團隊”的村級體育健身組織網絡。第四抓黨的建設,保障體育社會組織積極健康發展。落實黨建主體責任,抓好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對體育社會組織黨組織陣地建設、開展活動等方麵給予支持。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還現場觀摩學習了山東省慶豐收農民運動會啟動儀式暨嘉祥縣第二屆農民運動會、鎮街及社區體育總會建設情況;日照、淄博、菏澤、濟寧嘉祥縣、嘉祥縣梁寶寺鎮、日照東港區申家坡社區分別進行了交流發言。
會議由省體育總會秘書處處長孫照亮主持;省體育總會人士、17地市體育總會及所轄縣(市、區)體育總會相關負責人、新聞媒體記者等參加會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