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山東電視體育頻道消息,服務黃河國家重大戰略,走在前,開新局。4月22-23日,由山東體育學院等35家沿黃九省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成立黃河流域體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體在山東體育學院日照校區隆重舉行2023年峰會暨第二屆全國體育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大會以“賡續黃河血脈,服務健康中國”為主題,聚焦探索以中國式體育現代化路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健康中國建設。
黃河流域體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理事長、山東體育學院院長毛莉虹致辭。她指出,新時代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緊緊抓住新時代體育學學科建設和體育非物質文化傳承發展這兩個重點,以新時代體育學學科的“硬支撐”和創新性傳承弘揚體育文化的“軟聯通”,能夠為中國式體育現代化路徑夯基築本、聚勢謀遠,共同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楊樺、黃漢升、王家宏、邱丕相、崔樂泉等5位專家做大會主旨報告。
北京體育大學楊樺教授圍繞“中國特色體育學的建構路徑”,總結中國式現代化的體育發展道路和成功經驗,提出西方體育理論本土化、傳統體育理論現代化、中國特色體育理論國際化是“後發外生型”國家體育現代化的三條路徑,能夠將中國體育學由既有狀態轉化為目標狀態。
福建師範大學黃漢升教授以“新時代中國體育學學科高質量發展思考”為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介紹了新時代中國體育學學科發展的時代特征,從宏觀至微觀展望了中國體育學發展的未來圖景,並從理論到實踐提出加強中國體育學學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
蘇州大學原校長助理、體育學院院長王家宏教授圍繞“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健康產業優化提升策略”,分析了我國體育健康產業政策的頂層設計、現存的問題,提出聚焦體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點,以及體育健康產業政策發展的五大舉措。
上海體育學院邱丕相教授在“非遺體育的保護傳承與推廣”主旨報告中,分析了非遺項目的界定以及非遺名錄中的代表性項目,提出體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的根本、關鍵和核心內容,對體育非遺的傳播與發展提出了前瞻性思考,並對高等院校在非遺傳承保護中的擔當提出建設性意見。
中國體育博物館研究館員、鄭州大學特聘教授崔樂泉以“體旅融合背景下黃河流域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為題,分析了我國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提出“體旅融合”背景下黃河流域體育非遺保護模式與路徑,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期間,還召開新時代體育學學科一流專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和黃河流域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研討會,沿黃九省區12所高校共同簽約《黃河流域體育學學科一流專業集群協議》,並揭牌成立黃河流域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會議審議通過《黃河流域體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體理事會章程》、理事會成員和專家委員會名單,並為副理事長單位和理事單位授牌。會議期間,還舉辦了黃河流域體育健康產業企業與科技發展對話會,來自沿黃各省的20多家企業就相關議題進行了交流對話。
黃河流域體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體成立於2022年8月,是全國首個聚焦服務黃河國家重大戰略的區域協同、專業協作、優勢互補的體育健康產業的“政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旨在聚勢推動“大體育+大健康”為特征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實現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訴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體育健康力”。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