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山東體育規劃藍圖發布:強化“三大球”和冰雪項目,支持濟南承辦世俱杯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1-12-20 16:11:12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0日訊山東電視體育頻道消息,12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體育局、省體育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相關同誌,解讀《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山東省體育局局長李政介紹指出,為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體育強國建設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體育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統籌推進全省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以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的到2035年建成體育強省的遠景目標為依據,提出了到2025年實現重大突破、2035年建成體育強省兩個階段的目標,並在全民健身、爭光爭先、服務大局、可持續發展以及治理效能5個維度上提出了具體目標,全麵描繪體育強省建設的藍圖。

到2025年,體育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更加完善,人均體育場地麵積達到2.7平方米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2%;參加國內外重大賽事成績位居全國前列;體育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接近2%;體育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體育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

到2035年,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

全民健身走在前列。建成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人均體育場地麵積超過3.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8%,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構建成型,體育助力高品質生活作用有效發揮。

爭光爭先走在前列。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奧運爭光能力大幅提升,持續在重大國際賽事上為國家作出重大貢獻。

服務大局走在前列。體育產業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體育文化建設和對外交流合作明顯加強,中華體育精神傳播更為廣泛。

可持續發展走在前列。青少年體育全麵發展,體育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體育融合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城鄉、區域體育實現均衡協調發展。

治理效能走在前列。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大體育”發展格局基本完善。體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數字體育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社會力量辦體育蓬勃發展。體育領域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製機製不斷完善。

此外,在發布會上,山東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柄臣介紹,2021年是山東體育的“大年”,在東京奧運會上,山東體育健兒勇奪7枚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金牌數第一次位列全國首位。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山東代表團獲得58枚金牌、160枚獎牌,實現了金牌、獎牌“四連冠”。這兩項大賽的成績說明,山東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走在了全國前列。但綜合實力強不是“全麵強”,山東還有不少弱勢項目,與國家奧運優勢項目銜接得還不夠緊密,冬季項目起步晚、底子薄,與夏季項目發展不平衡。同時,體育是不懈追求、永無止境的事業,競技體育不進則退,進步小了也是退,必須持續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

競技體育是體育強省的突出標誌,同時對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引領、帶動作用。在建設體育強省的新征程中,山東將著力從三個方麵明確目標定位和發展發展舉措。

優化項目布局,打造體育強項

接下來,山東將推動所有體育項目提檔升級。已走在全國前列的項目,要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運動隊,培養高質量體育明星;潛優勢項目要加快實現突破,進入全國前列;弱勢項目要有中長期規劃,持續向全國先進水平進軍。同時,認真落實國家專項重大戰略,突出強化“三大球”項目和冰雪項目,促進集體球類項目和冬季項目平衡協調發展。

鞏固經驗成果,健全製度體係

對於競技人才的培養需要較長的周期,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胸懷至關重要,有完備的各類人才的梯隊建設機製至關重要。山東將係統總結山東抓核心競爭力建設、抓人才梯隊建設、抓科學訓練的經驗成果,上升和固化為製度體係,依靠製度機製促進可持續發展。

狠抓科技助力,持續向“高精尖”進軍

牢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現代競技體育,必須高度重視和持續加強科技助力工作。山東將持續打造高水平競技體育科研中心和訓練基地,實施“科技進場館”工程,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在競技訓練領域的應用。同時,不斷加強“用外腦”工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科研綜合優勢,建立體育訓練科技攻關協作機製。

此外,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顯示,要促進“三圈”“三帶”體育協同發展,具體就是建立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體育協作機製,策劃建設沿海、沿黃河、沿大運河體育帶,支持建立體育發展聯盟、舉辦體育聯賽、策劃地域特色鮮明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打造跨區域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體育產業新高地。

另外,實施意見還明確支持濟南市承辦世俱杯、青島市承辦亞洲杯足球賽分賽場比賽。鼓勵各市申辦國際綜合性賽事、單項高等級賽事、永久性主會場賽事,承辦全國重大賽事。辦好省運會、年度錦標賽等省級重大賽事。

山東2025年前將建成73個體育公園 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參與體育鍛煉

省體育局辦公室主任尹繼興表示,建設體育強省,就必須不斷探索解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足的主要矛盾。目前,國家對城市居住社區,部署開展了補短板行動,對住宅小區配套體育設施作出了數字化規定。對廣大公共區域,新推出了建設高標準體育公園的重要舉措。

新部署的體育公園,按照服務人口的規模,分為3個類型:占地10萬平方米的(150畝),體育用地不少22畝;占地6萬平方米(90畝)的,體育用地不少於18畝;占地4萬平方米(60畝)的,體育用地不少於12畝。體育公園要滿足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有條件的可以發展冰雪項目和水上項目。

體育公園的選址,優先考慮距離居住人群近、覆蓋人口多的地方,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參與體育鍛煉。特別提倡在3類地區建設體育公園:一是在城中村、老舊城區改造中新建體育公園,二是利用現有城市公園改建體育公園,三是在新建城區和郊區新城中,優先布局建設體育公園。同時,還鼓勵各地因地製宜,利用自然資源建設特色體育公園。

政府投資新建的體育公園,其健身路徑、綠道跑道等,向公眾免費開放;足球、籃球、排球、冰雪、水上等項目的場地設施,鼓勵體育企業依法進行微利經營。

在“十四五”期間,山東省體育公園的建設任務是73個,其中青島市7個,其他市66個。明年5月份前,編製完成建設方案,2025年前全部建成。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發改委正聯合省體育局等部門,麵向全省落實73個體育公園的建設任務和建設選址。明年5月份前,形成建設方案,並開工建設。同時,堅持建管並舉,在建設過程中,一並研究出台體育公園的開放管理辦法。

山東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麵積將達2.7平方米以上 體育產業規模將達6000億元以上

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政介紹,《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科學製定了建設體育強省的兩個階段、五個維度的發展目標,打造實施十項突破行動,構建起體育強省建設的“四梁八柱”。《實施意見》中提出了山東到2025年實現重大突破、2035年建成體育強省兩個階段的目標,並在全民健身、爭光爭先、服務大局、可持續發展以及治理效能5個維度上提出了具體目標,全麵描繪體育強省建設的藍圖。

記者了解到,具體來講,到2025年,體育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更加完善,人均體育場地麵積達到2.7平方米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2%;參加國內外重大賽事成績位居全國前列;體育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接近2%;體育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體育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到2035年,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省,在全民健身、爭光爭先、服務大局、可持續發展和治理效能上走在前列。

同時《實施意見》堅持目標導向與效果導向相統一,目標導向方麵,根本遵循就是“2035年建成體育強省”。效果導向方麵,就是努力實現我省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全民健身上要做到“舉步可就”、競技體育上要做到“為國爭光”、體育產業上要做到“結構優化”,真正實現體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實施意見》用10個突破行動和31項具體措施,明確了建設體育強省的路線圖和任務表,

實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突破行動

在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優化科學健身指導上持續發力,努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係。

實施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突破行動

在優化項目布局、完善訓練體係和強化科技助力上持續發力,努力提升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

實施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

在完善體育產業體係、激發體育市場活力和加強平台載體建設上持續發力,努力助力體育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實施青少年體育全麵發展突破行動

在深化體教融合、加強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和加強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上持續發力,努力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夯實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基礎。

實施構建體育賽事體係突破行動

在鼓勵引進申報高端體育賽事、加快構建全民健身賽事體係和鼓勵策劃自主品牌賽事上持續發力,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豐富的觀賽體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榮譽感。

實施體育文化建設傳播突破行動

在加強體育文化建設和傳播、傳承優秀齊魯體育文化和拓展體育對外交流合作上持續發力,努力擴大山東傳統體育項目、體育文化在全國和全世界的影響力,成為齊魯大地一張優秀的文化名片。

實施體育融合協調發展突破行動

在構建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促進體育與多行業融合發展、統籌城鄉體育協調發展和促進“三圈”“三帶”體育協同發展上持續發力,努力增添體育事業的發展內涵,實現城鄉區域體育事業的協調發展。

實施社會力量辦體育突破行動

在壯大體育社會組織、推動體育市場和公共資源向社會力量開放和強化激勵機製製度上持續發力,努力健全更加完善的保障舉措,推動更多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進入體育領域,激發體育市場生機活力。

實施國家重大體育發展戰略突破行動

在實施“三大球”振興計劃、落實國家冰雪戰略上持續發力,努力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在重大賽事中提高為國爭光貢獻度。

實施體育治理能力建設突破行動

在建立健全體育事業發展體製機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數字體育建設和加強體育風險防控上持續發力,努力加強體育法規和製度建設,營造體育事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4項保障措施,其中突出強調了各級政府要科學製定本地區落實體育強省建設的具體目標任務,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科學製定目標任務落實評估和分解評價機製等內容。這些措施必將有力促進《實施意見》真正落實落地,在全省推動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建的體育工作新格局。

[責任編輯:楊凡、時慧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 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